“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表了中华民族崇尚高尚品德的核心价值观,千百年来,这种美德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观。2023年10月26日上午,我院收到来自某小学退休教师赵女士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对我院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1班唐孝天、张耕两位同学拾金不昧的事迹进行了表扬,失主赵女士和爱人亲自到我院进行感谢。
2023年10月16日中午12:30左右,赵女士骑车经过美兰区振兴南路美舍苑路口不慎将手机掉落,正当赵女士着急万分返回寻找时,我院唐孝天和张耕两位同学正好捡到手机并在原地等候。见赵女士回原处寻找时便主动询问她是否丢了手机,在确认情况后将手机归还于赵女士。
赵女士在欣喜之余也被二位同学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感动,当知道他们是学生时,赵女士便提出发两个红包给他们作为感谢,被唐孝天和张耕两位同学拒绝后,赵女士又提出请他们吃饭表达感谢,但同样也被拒绝。
赵女士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金钱事小,品德为大,能够遇到两位拥有高洁品行的同学是我的幸运,今特写感谢信一封描述二位同学的善举,希望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能被更多人所知,成为学生们的榜样。”捡到的手机只是一种物质,而拾起的道德却是人格的基石,拾金不昧并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古人云:“与善人游,如行雾中;虽不濡湿,潜自有润。”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唐孝天、张耕两位同学是我院学子中的一个缩影,他们面对利益诱惑不为所动,心中牢记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告诫,用自己拾金不昧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文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五育并举融合,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唐孝天、张耕两位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我院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更是我院坚持“教书育人”精神文明建设所结出的丰硕成果。
今后我院将继续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作用,号召全院学生向唐孝天、张耕两位同学学习拾金不昧的宝贵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