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师范学院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服务海南基础教育发展,深化推进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2022年6月底,学校团委启动“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重点围绕当前海南基础教育的现实问题,以入户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组建100支团队、1000名学生利用暑假深入海南省各个市县各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发放10000份调查问卷或工作样本,开展系统、规范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实践团队围绕海南基础教育师资和教学现状,德育、美育、体育、劳育实践以及“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等方面展开覆盖全省各市县的基础教育调研活动。
01 发挥数据收集库作用,拓宽服务基教广度。
“百千万工程”大调研以助推教育事业发展为主轴,着眼于海南自贸港教育建设大局、教育事业发展大局和学校教师教育主业发展全局,聚焦问题导向,有效发挥学校作为海南师范之源和培育大量海南基础教育人才的资源禀赋,面向全校各二级学院组织1000名在校学生深入海南19个市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题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共累计收集了9974份有效问卷,283份有效访谈。在充分整合有效问卷及访谈数据的基础上,多维度强化结果运用,寻找破解海南基础教育困局的路径。
02 发挥育人主业引领作用,汇聚融合发展厚度.
“百千万工程”实践团队在抓好基础教育调研主责的同时,开展“服务+”系列实践活动,做到“源于教而不止于教”。各团队围绕调研地实际,结合乡村支教、教育关爱、科技下乡、理论宣讲、红色文化调研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将项目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通过活动涵养琼台学子育人情怀厚度,进一步提升了琼台学子们思想认识和意志品质,鼓励学生用脚步丈量青春,用实践感体悟时代。
03发挥项目常态长效作用,探索实践育人深度。
为保障调研的科学性,我校邀请专家指导设计“百千万工程”大调研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并对参与实践的学生进行问卷访谈关键技巧培训,做足实践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团队以项目化运作形式和集约化队伍保障深度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局,服务海南基础教育“双减”需求,探索“双减”背景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确保团队项目有深度。
04结合”三全育人“改革实际,涵养育人情怀温度。
“百千万”实践调研团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和教师团队的专业优势,以课题的形式聚焦一个社会难点,学生们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建立“海南基础教育数据库”,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海南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同步开展的志愿活动调动了大学生积极参与海南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青年学生在观察上和认识上的积累,在实践中和服务中成长。引导学生感受育人温度,并结合实践所思所得做好个人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实现社会与个人、知识与价值的双向赋能效应。